這篇韻文很適合和小baby及學齡前孩子玩,當然有些低年級孩子也還喜歡媽媽這樣和她玩,例如我家柔柔,碰到肚臍就笑個不停....
These are baby's fingers (摸摸孩子手指)
These are baby's toes (摸摸孩子腳趾)
This is baby's belly button (摸摸孩子肚臍)
Round and round it goes (用食指繞著孩子肚臍畫圈)
These are baby's eyes (摸摸孩子眼睛)
This is baby's nose (摸摸孩子鼻子)
This is baby's belly button (摸摸孩子肚臍)
Right where Mommy blows (用嘴圈著孩子肚臍發出嗚聲,微微震動孩子小肚肚)
(通常玩到這兒,孩子都很有反應)
參考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Jj4BGLzbx0
另外,也可以把 "baby's" 代換成孩子的名字,例如:
These are Mary's fingers
These are Mary's toes
..............
"教育"是哲學、心理學、思想、觀念的培養,教育是赋能,使人有能力找到成就自己的路程。 想為自己在教學、檢定、教案編寫等工作的努力中,留下一些紀錄,與大家分享交流。 Instagram帳號,分享正能量英文: https://www.instagram.com/learn_sayings/
搜尋此網誌
2016年8月27日 星期六
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
親子互動英語韻文與歌謠(1)
接續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擴大音素資料庫"概念,我很鼓勵從baby時期開始多接觸不同的聲音,而聲音的範圍不限制何種語言或音樂,目的就是擴大孩子對各種聲音的接受度,為日後語言或音樂的學習增添一些熟悉感。
身為英文老師,我知道的英文童謠、韻文、故事比中文多很多,在無數個柔柔睡不著的夜晚,我試著想用她不懂的語言催眠她,於是抱著她走來走去,唸著唸著,她還是不睡,如果我還有力氣就給她邊唸邊按摩,當然,我所有的招式對於柔柔的失眠是完全無效,但還是想和大家分享,因為這也是藉由親子互動帶入英語音韻的好方法。
今天介紹的這首適合臉部按摩:
Brow brow brinkie (雙手拇指由寶寶眉心往外按摩眉毛)
Eye eye winkie (雙手遮蔽寶寶眼睛開合開合)
Cheek cheek cherry (手心按摩寶寶臉頰)
Mouth mouth merry (摸摸寶寶嘴唇)
Chin chopper chin chopper chin chin chin (摸摸寶寶下巴)
相反的,也可以握著寶寶的手按摩您自己的臉
韻文唸法請參考下方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QPrx09v678
像這樣的親子互動還有另一個好處,因為是爸爸媽媽和寶寶的互動,所以對寶寶來說,這不是個什麼奇怪的外來語,而是很平常的用語。無論您的英文好不好,都不須害怕做這樣的嘗試,發音標不標準不重要,重要的是您願意開口使用這個語言,您就是為孩子的學習創造環境,示範正確態度。
希望您喜歡這樣的互動!
身為英文老師,我知道的英文童謠、韻文、故事比中文多很多,在無數個柔柔睡不著的夜晚,我試著想用她不懂的語言催眠她,於是抱著她走來走去,唸著唸著,她還是不睡,如果我還有力氣就給她邊唸邊按摩,當然,我所有的招式對於柔柔的失眠是完全無效,但還是想和大家分享,因為這也是藉由親子互動帶入英語音韻的好方法。
今天介紹的這首適合臉部按摩:
Brow brow brinkie (雙手拇指由寶寶眉心往外按摩眉毛)
Eye eye winkie (雙手遮蔽寶寶眼睛開合開合)
Cheek cheek cherry (手心按摩寶寶臉頰)
Mouth mouth merry (摸摸寶寶嘴唇)
Chin chopper chin chopper chin chin chin (摸摸寶寶下巴)
相反的,也可以握著寶寶的手按摩您自己的臉
韻文唸法請參考下方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QPrx09v678
像這樣的親子互動還有另一個好處,因為是爸爸媽媽和寶寶的互動,所以對寶寶來說,這不是個什麼奇怪的外來語,而是很平常的用語。無論您的英文好不好,都不須害怕做這樣的嘗試,發音標不標準不重要,重要的是您願意開口使用這個語言,您就是為孩子的學習創造環境,示範正確態度。
希望您喜歡這樣的互動!
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
幾歲開始學英文好?
本來是想介紹些輕鬆、好玩、適合親子互動的英語兒歌或唸謠,但怕家長們誤會,以為Julie在暗示、鼓勵,盡早讓家中幼兒開始學英語,所以念頭一轉,決定先來聊聊這個話題,讓家長們安心,以平常心來看待"英語學習"這件事。
坊間補習班的廣告詞總少不了:"語言黃金期"、"競爭力"、"國際觀"、"輕鬆學習".... 等等;這些詞句不外乎想傳達的訊息就是:越早起步,孩子越能輕鬆學好英文,有了英語能力就可與世界接軌,有競爭力、前途一片光明...。這樣的論調不能說他完全錯,但的確是用了某些研究理論做了不太確實的闡釋。
就 "語言黃金期" 而言,是有這麼一回事沒錯,小孩的腦從出生開始就能處理任何語言,任何她/他所處的環境語言,這是內建機制,並非學習而來(有興趣多了解的人,可參考Noam Chomsky的學術理論"Universal Grammar" http://www.medicaldaily.com/noam-chomskys-theory-universal-grammar-right-its-hardwired-our-brains-364236),一般正常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應該都會在適當時機習得母語,大約五歲前是語言發展最活耀的時期,所以在這期間暴露在有語言的環境中,就是掌握了 "語言黃金期" 了!說到這兒為止,我提到的只有 "語言"、 "母語",並沒說到學習 "英語" 的黃金期吧!所以弔詭的廣告詞是如此誕生的,把這樣的學說套用到學英文,聽起來很有說服力,於是鼓勵了ㄧ些人把幼兒送去全美語或雙語幼兒園。然而,孩子是否能因此就自然而然學會並精通兩種語言?我的答案是:因人而異,但大多數行不通,甚至會有某些雙語程度皆差的狀況。我所謂的 "因人而異" 除了大家能想到的天賦資質人各有異之外,最主要是各人出身所處環境與其他外在條件,都是具有相當影響力的變異因素。舉個例子,小孩在胎兒時期就發展聽覺,在子宮內聽到的語言就形成他們的母語,因此真的能製造雙語環境,讓孩子在腦部發展時期就同時取得兩種語言的自然發展是相當困難的,除非父母親在日常生活中就以雙語在互動;那麼,既然大部分的我們都不是這樣的中英文環境,我們的語言發展就是自然而然的先發展母語為主要語言,然後以穩固的母語基礎再學習其他語言,這樣的順序比較合理,比較合乎語言學習的脈絡;反之,在一個孩子還沒有習得相當的母語基礎時,很人為地營造英語環境,並讓一個幼兒,還在發展母語、還在發展生活自理能力、還在發展人際互動、溝通協調、肢體控制....的幼兒,整天待在這樣的環境,除了辛苦,對某些幼兒還可能造成兩種語言皆發展不完全,或某些輕微的行為或肢體發展異常被忽略,而錯失早療黃金期,心理層面的影響也可能反映在日後很多方面的行為反應。
基於對這個議題的好奇,我看了國內外一些研究報告,很想找出學習第二語言或外語的最佳時機,其中有個讓我莞爾的年齡:11-13歲!相信您也有點意外吧?雖然大多都是落在5-10歲,但根據我個人學習外語與教授英/西文經驗,我相信任何年齡都可以學習外語到夠你使用的程度,早學、晚學的差別在於發音的準確度,但這真是個最不需要去在意的問題,真正影響學習成就的是動機,不是年齡。當一個人有動機,輔以該年齡適合的學習方法,就能達到應有的學習成效。我教過的學生最年輕的是兩歲半,最老的六十歲,都是初學者,當他們在接觸這個新語言時,他們腦部對於接收到的訊息,有不同的運作方式,於是我授課的方式、用語、教材...都需貼近他們能理解的方式,才能成功傳遞到另一端,而他們的吸收力也沒問題,是否能讓這語言停留在腦部久一點,就與他們使用頻率有關。
再說我自己的學習經驗,我大約在38歲開始學義大利文,以學習語言黃金期來看,我應該可以打消學習念頭了,但班上我卻是學習最快學得最好的,其他同學都是二十初的年輕人,我想,很大的原因是我有強烈動機,而且已經累積了許多語言學習的經驗,在這之前我學過英文、西文、日文、法文,在生活中接觸的台語、客語、馬來語,也有所貢獻(原因在下一段)。以高齡的學習者來說,因為有相對豐富的語言程度,對一個新語言有較優的理解、推理、分析、歸納等能力,這樣的優勢能力不會亞於年輕或年幼者的學習能力。
讓我再談一下 "音素"(phoneme),音素是語言最小的一個發音單位,音素的改變會更改字詞的意思。世界上大多數語言使用約20-40個不等的音素,不同語言使用到的音素或多或少會有交集,於是我們會發現如果在學習母語所沒有的音,會有發音困難,於是很多人強調越小學英文越好,是對了發音這件事。以此概念來想,與其花大錢,違反自然環境,送小孩去浸泡在英語環境,不如在家使用多語交談,自然又省錢,還可擴大孩子腦內的音素資料庫,有助於日後外語學習。我爸爸說台語,我媽媽說客語,從小習慣三種語言的音素和語調,對我學外語的接受度的確有相當程度的幫助。那如果您家裡只習慣說國語(我現在就是這樣),有什麼方法幫助孩子多接觸不同音素嗎?有的,韻文和歌謠是很容易的方法,也是親子互動、共學的好媒介;在我的學生中,發音較好的,音感也好。所以英語發音好不好,不只是英語發音的問題,而是一個人對於聲音辨識與模仿能力的問題,這也是為何一開始我想介紹些簡易有趣的英語童謠歌曲,讓大家可和家中寶貝一起玩。無論是不是英語,只要是有音韻的唸謠和歌曲都很好,只因為我是英文老師,當然介紹英文的囉!下次再介紹了!
坊間補習班的廣告詞總少不了:"語言黃金期"、"競爭力"、"國際觀"、"輕鬆學習".... 等等;這些詞句不外乎想傳達的訊息就是:越早起步,孩子越能輕鬆學好英文,有了英語能力就可與世界接軌,有競爭力、前途一片光明...。這樣的論調不能說他完全錯,但的確是用了某些研究理論做了不太確實的闡釋。
就 "語言黃金期" 而言,是有這麼一回事沒錯,小孩的腦從出生開始就能處理任何語言,任何她/他所處的環境語言,這是內建機制,並非學習而來(有興趣多了解的人,可參考Noam Chomsky的學術理論"Universal Grammar" http://www.medicaldaily.com/noam-chomskys-theory-universal-grammar-right-its-hardwired-our-brains-364236),一般正常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應該都會在適當時機習得母語,大約五歲前是語言發展最活耀的時期,所以在這期間暴露在有語言的環境中,就是掌握了 "語言黃金期" 了!說到這兒為止,我提到的只有 "語言"、 "母語",並沒說到學習 "英語" 的黃金期吧!所以弔詭的廣告詞是如此誕生的,把這樣的學說套用到學英文,聽起來很有說服力,於是鼓勵了ㄧ些人把幼兒送去全美語或雙語幼兒園。然而,孩子是否能因此就自然而然學會並精通兩種語言?我的答案是:因人而異,但大多數行不通,甚至會有某些雙語程度皆差的狀況。我所謂的 "因人而異" 除了大家能想到的天賦資質人各有異之外,最主要是各人出身所處環境與其他外在條件,都是具有相當影響力的變異因素。舉個例子,小孩在胎兒時期就發展聽覺,在子宮內聽到的語言就形成他們的母語,因此真的能製造雙語環境,讓孩子在腦部發展時期就同時取得兩種語言的自然發展是相當困難的,除非父母親在日常生活中就以雙語在互動;那麼,既然大部分的我們都不是這樣的中英文環境,我們的語言發展就是自然而然的先發展母語為主要語言,然後以穩固的母語基礎再學習其他語言,這樣的順序比較合理,比較合乎語言學習的脈絡;反之,在一個孩子還沒有習得相當的母語基礎時,很人為地營造英語環境,並讓一個幼兒,還在發展母語、還在發展生活自理能力、還在發展人際互動、溝通協調、肢體控制....的幼兒,整天待在這樣的環境,除了辛苦,對某些幼兒還可能造成兩種語言皆發展不完全,或某些輕微的行為或肢體發展異常被忽略,而錯失早療黃金期,心理層面的影響也可能反映在日後很多方面的行為反應。
基於對這個議題的好奇,我看了國內外一些研究報告,很想找出學習第二語言或外語的最佳時機,其中有個讓我莞爾的年齡:11-13歲!相信您也有點意外吧?雖然大多都是落在5-10歲,但根據我個人學習外語與教授英/西文經驗,我相信任何年齡都可以學習外語到夠你使用的程度,早學、晚學的差別在於發音的準確度,但這真是個最不需要去在意的問題,真正影響學習成就的是動機,不是年齡。當一個人有動機,輔以該年齡適合的學習方法,就能達到應有的學習成效。我教過的學生最年輕的是兩歲半,最老的六十歲,都是初學者,當他們在接觸這個新語言時,他們腦部對於接收到的訊息,有不同的運作方式,於是我授課的方式、用語、教材...都需貼近他們能理解的方式,才能成功傳遞到另一端,而他們的吸收力也沒問題,是否能讓這語言停留在腦部久一點,就與他們使用頻率有關。
再說我自己的學習經驗,我大約在38歲開始學義大利文,以學習語言黃金期來看,我應該可以打消學習念頭了,但班上我卻是學習最快學得最好的,其他同學都是二十初的年輕人,我想,很大的原因是我有強烈動機,而且已經累積了許多語言學習的經驗,在這之前我學過英文、西文、日文、法文,在生活中接觸的台語、客語、馬來語,也有所貢獻(原因在下一段)。以高齡的學習者來說,因為有相對豐富的語言程度,對一個新語言有較優的理解、推理、分析、歸納等能力,這樣的優勢能力不會亞於年輕或年幼者的學習能力。
讓我再談一下 "音素"(phoneme),音素是語言最小的一個發音單位,音素的改變會更改字詞的意思。世界上大多數語言使用約20-40個不等的音素,不同語言使用到的音素或多或少會有交集,於是我們會發現如果在學習母語所沒有的音,會有發音困難,於是很多人強調越小學英文越好,是對了發音這件事。以此概念來想,與其花大錢,違反自然環境,送小孩去浸泡在英語環境,不如在家使用多語交談,自然又省錢,還可擴大孩子腦內的音素資料庫,有助於日後外語學習。我爸爸說台語,我媽媽說客語,從小習慣三種語言的音素和語調,對我學外語的接受度的確有相當程度的幫助。那如果您家裡只習慣說國語(我現在就是這樣),有什麼方法幫助孩子多接觸不同音素嗎?有的,韻文和歌謠是很容易的方法,也是親子互動、共學的好媒介;在我的學生中,發音較好的,音感也好。所以英語發音好不好,不只是英語發音的問題,而是一個人對於聲音辨識與模仿能力的問題,這也是為何一開始我想介紹些簡易有趣的英語童謠歌曲,讓大家可和家中寶貝一起玩。無論是不是英語,只要是有音韻的唸謠和歌曲都很好,只因為我是英文老師,當然介紹英文的囉!下次再介紹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