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關於英語陪讀一二事

          10月12日幫博愛國小英語陪讀組的志工媽媽們辦一場陪讀研習,滂沱大雨中來了小貓兩三隻,很感謝這些愛心媽媽們特地冒雨前來,我們都是為了提升孩子們的學習而這麼努力,所以我也期許自己可以完全分享教學經驗,讓出席的愛媽們有收穫,不虛此行。會後回想愛心媽媽們以媽媽的角度提出的問題,有別於我們在教學領域開會討論教學策略,而這些問題更貼近實際狀況,更值得好好對待,也更加強我推動親子共學的動力。
         " 媽媽"(或主要照顧者,後面都以"媽媽"代稱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因為和孩子相處時間較多,對孩子的特質最清楚,當孩子在學習上有些狀況,也許還沒大到引起老師注意時,"媽媽"是最適合在身邊幫忙推一下、扶一下的,只是技巧很重要,要不就不會有"易子而教"這句話存在了。所以,我想表達的是,在"易子而教"(的確有其必要性)的情況下,"媽媽"絕對是孩子學習路上的最佳指導員或陪伴者,請不要輕易放棄自己已經具備此條件的絕佳利基點,請不要誤認為自己英文不好就不能和孩子共學,請不要以為找了一家聽說很好的補習班,交給專業就對了,因為,"聽說很好"不表示真的很好,就算真的很好,也不表示適合您的孩子。所有狀況都要"對症下藥",最有效的感冒藥也治不好香港腳,孩子如果學習不順利,"媽媽"會比任何人更容易找出卡住的點在哪裡,也許和孩子討論,也許和老師討論,才能讓專業發揮在最有效的地方。
          無論是身為英語陪讀志工或"媽媽",在陪伴孩子學習英語方面需要著墨的點都一樣。如果可以,先找出學習成效不彰的可能原因,尋求專業(老師)的建議,專業的建議也需要自己斟酌實際狀況做調整,因為老師對個別孩子的特質不會比您清楚;如果這樣做有困難,就從"自然發音法(phonics)"著手,在我的教學經驗中,如果能幫孩子建立字母與聲音的連結,就能提升孩子的學習成效與興趣,但請記得,這種進步是與孩子自己本來情況做比較,而不只是看分數,例如:本來考生字時,3寫成tee,練習以自然發音(phonics)拼讀單字後,再考3,寫成thee,雖然這題還是沒得分,但這就是值得肯定的進步,因為當初寫成 tee 時,可能是靠視覺記憶,勉強記得字型的大概樣貌,現在孩子對於three的音已經能辨識出開頭的 th 音,而 r 因為夾在中間,比較不容易辨識,只要多練習幾次字的拆解再組合,就能強化聲音和字母的概念,達到我們的終極目標~會說就會寫,看到字(無論認不認識)就會唸。
          在加強使用自然發音法(phonics)拼讀單字的同時,有一群很重要的字也不容忽略,它們出現在任何讀物的頻率都很高,而且不太符合發音規則,有人稱他們sight words或high frequency words,想進一步了解,請點選此處-->高頻率字彙。雖然它們不太符合phonics法則,但是有自然發音做基礎還是有助於認讀這些字。無論是練習自然發音的拼音法則,或是加強高頻率字彙的認讀能力,大量閱讀都是不二法門;在使用字母拼音卡練習一段時間後,從字少少的繪本閱讀開始,和孩子一起拼音讀出,通常孩子都會驚訝於自己的閱讀能力,而對英語學習產生多一點信心和興趣。透過閱讀可以反覆接觸高頻率字彙,可以持續練習拼音規則,強化字母和聲音的連結性,還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建立基本句型概念,在故事情節的架構中學習簡單用語;對於缺乏英語環境的我們來說,閱讀是最廉價也最容易創造英語環境的方法。
          有位愛媽提問,小孩會說、會拼出背過的單字,也有學自然發音,知道每個字母的音,可是卻沒意願拼讀出沒學過的字,或是運用自然發音法拼出會說但沒背過的單字,這問題出在哪?問題應該是學了自然發音(phonics)後,並沒有確實拿來運用,做各種字母組合練習,所以自然發音法則(phonics)與字母組合拼讀之間的橋樑沒建立好,於是背生字還是用死記法去記得其字母拼寫,閱讀也只讀老師教過的,有CD可聽的,這樣好應付考試,好交差。很遺憾的,這是發生在兒童英語學習領域中非常普遍的現象,記性好的孩子撐得過去,記性不好的就辛苦了。那麼,這座"橋梁"如此重要,為何學校或補習班都不加強此聯結呢?因為這需要花時間反覆練習、多樣化的組合練習,無法在短時間裡給家長一個成績單,所以我鼓勵大家用空白名片做字母卡,和孩子一起玩拼音遊戲,建立字與音的連結橋梁,將來小孩需要背的單字量越來越大時,他/她會很感謝您!
          另外,有位愛媽提出,自己小孩發音的準確度不佳,以中文來看,也是語言能力比數學能力弱....因為我沒接觸過這個孩子,所以不能下準確的判斷,但是我們基本上可以有如此的認知:無論他的中文能力如何,英文能力也會是一樣的,因為這就是他本身具備的語言能力,無關乎是中文、英文、或日文;語言學上有個理論叫Universal Grammar,有興趣者請點選此處-->Universal Grammar,大意是說人類天生腦內就內建有一種普遍性的語法結構,與感官經驗無關,使我們出生就有能力學習任何語言,於是一個在台灣長大的美國小孩能說著道地中文,在美國長大的台灣小孩可以說一口純正的美語,學習哪一種語言和本身的人種無關,這種語言能力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我主張,您的中文有多好,英文也可以那麼好,只是我們接觸英文的量不夠,不表示我們英文學不來,真的,沒有學不來這回事。至於發音準確度,的確和音感有關,如果孩子喜歡音樂,不妨讓他多聽音樂,多唱歌,這是在擴充他的音素(phoneme)資料庫的方法之一,有助於提高模仿聲音的準確度。何謂"音素"?請看此文的最後一段-->幾歲開始學英文好?   再說,關於發音標不標準的問題,我想請大家放寬標準,世界上沒有所謂的標準英語或美語,各地口音不同,就像我們的中文和中國大陸的中文,哪個標準呢?能溝通就好。基本上,不能發錯音,但音準差一些,只要不讓人誤解,就能溝通無礙,這也是語言存在的主要意義。
          這次研習很開心有這些愛心媽媽提問討論,讓我很想寫下來做個紀錄備忘,也期望藉由這篇文章和更多"媽媽"們分享、交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