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9年12月22日 星期日

聖誕老公公的由來

          最近在教一首可愛的聖誕歌Up On the Housetop,主角是聖誕老公公,可是歌詞裡提到這位可愛的老人時,除了大家熟知的Santa Clause,也有稱呼他Saint Nick,孩子們對這名稱很陌生,所以就想來說說聖誕老公公的故事.....
          聖誕老公公(聖誕老人)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稱號,但起源是真有其人並非只是童話故事,所以他是有名字的 -- Nicholas,誕生於西元280年,逝世於西元343年,在小亞細亞的Myra(大約現今土耳其)擔任主教,他愛孩子及大方救助窮苦人的事蹟廣為人知,比較有名而且跟後來的聖誕老公公送禮物方式有關的故事是,有一家貧困的人沒錢為三個女兒準備嫁妝,Nicholas得知後,想默默幫助這家人,裝了一袋金幣從煙囪丟下去。正巧就掉入掛在火爐邊烘乾的襪子裡...嗯!這個橋段就演變成聖誕老公公會從煙囪溜下去、把禮物放在襪子裡的行為了😆
          再來說說名稱的演變,既然這位善良的主教樂善好施廣受愛戴,就被册封為Saint(聖人)也是實至名歸,而他本名為Nicholas,那麼小名就可以暱稱為Nick,就像張惠妹可以叫阿妹、7-11叫小七一樣的道理,這樣的稱呼感覺就更親民了,所以,Saint Nicholas或Saint Nick在許多聖誕歌詞裡會出現。那...Santa Clause這稱號和形象是怎麼來的呢?說來還真有點複雜,版本很多,但是大概就是有人想延續默默助人的精神、有人想給孩子驚喜...等等原因,Nicholas在12月6日過逝,也就是接近聖誕節的時候,於是一個這樣的可愛又有點神奇的老人就漸漸成形~耶誕夜放禮物在襪子裡給小孩。當然還是有一點歷史根據,話說Nicholas的影響力最初蔓延到北歐,尤其是荷蘭、比利時、奧地利、德國等,Saint Nicholas以荷蘭語發音就是Sinnterclaas,再以這樣的發音變成英文Santa Claus,然而除了上述三個名稱,也還有其他花名,對我們聽來也許陌生,但在西方世界是廣為人知的,來認識一下吧:
           在英國、加拿大,還有一個別名Father Christmas,而美國、加拿大也有人稱呼他Kris Kringle,這名字是源自德文Christkind,意思是基督孩子、帶來禮物的人。其他語言的稱呼就更不一樣了,以我知道的西班牙文舉例說明,Papa Noel是相當於英文Father Christmas的意思,而西班牙傳統並不普遍由聖誕老公公送禮物,而是Los Reyes(一月六日三王節),不乖的孩子則是得到一塊炭;當然,現在英美文化盛行加上商業行銷,聖誕夜給孩子準備禮物也在年輕一代漸漸流行了。
          另外,造型部分,Saint Nicolas其實是瘦瘦的,不是我們所熟悉的聖誕老公造型,他穿著正式主教衣服和高帽,參考下圖:

       


故事從歐陸傳到新大陸美國,就如同玩傳話遊戲似的,漸漸塑形成我們現在所熟悉的版本與形象~胖胖的身軀駕著馴鹿雪橇從北極來送禮物囉!

2019年8月11日 星期日

媽媽版的英語讀書會

          話說,自己不知哪根筋有問題,老停不下來,三不五時就突發奇想的 "來做...吧!" 在教了兩年親子英文後,有點膩,很想為媽媽們開個英語讀書會或西班牙語課;為什麼有這想法?自從自己當媽媽後,深刻體會到媽媽總是把小孩和老公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久了就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像自己,本來會的能力都弱化了,以前不擅長的家事雜事處理能力變強了,這樣的改變是沒太糟,只是讓我們的人生稍微轉個彎...只是,偶而會想念過去的自己,那個有點腦、有點才藝的自己,所以讓我們的腦保持活耀學習是很重要的,也讓孩子看到終身學習的典範,於是,除了鼓勵媽媽們,為了孩子而來上親子英文,應該再進一步進行有點挑戰的課程。開西語課的好處是大家都一樣從零開始,心理較沒負擔,缺點是大家可能覺得誘因不大,雖然上過我的課的媽媽們都聽我說過 "學會西班牙文就能打通英語的任督二脈,而且還能輕鬆學會義大利文、葡萄牙文、法文等拉丁語系語言,好處多多" 可是沒親身經歷過就是沒有真實的感覺,我懂,所以就來開個英語讀書會吧!

          但一聽到"英語讀書會",我知道很多媽媽們猶豫了,因為在學習英文的過程有挫折或效果不佳,所以想到讀書會可能會太難,會怕,怕自己程度不好跟不上...等等因素困擾自己而躊躇不決,所以我還是先介紹一下我的課程規劃,讓大家安心點。

         考慮到一定有程度參差不齊問題,我們進行的方式將是互助模式,而不是我講課讓大家學習。這樣的優點是程度好的學員自己看懂內容同時也能試著詮釋該內容,幫助其他人理解,這是很好的溝通技巧演練,也是我們在教導孩子時很容易忽略卻又很重要的一環,而初級程度的學員們,除了聽和吸收之外,對於閱讀內容也可以發表自己的想法,中文或中英參雜的表達都很歡迎,因為思想內容的交流是重點,我會帶領大家幫忙形成一些完整語句以供初學者學習參考,這也是我們在對孩子的英語學習很容易忽略的重點之一…有內容的表達。英語和任何語言都一樣,就是一個表達工具,學習使用工具不難,困難處是有沒有獨到的見解與內容可表達、分享,這就像是發給每個人一盒色筆一張紙(工具一樣),大家一樣會握筆運筆,可是紙上呈現的畫作意境一定不同(素養不同)。

          大家的學習概念或習慣通常是:先按部就班把英文學好,才會說會寫。但是,什麼是"學好"?我們已經有基礎發音概念,有基礎文法句型概念,再加上我們是有生活閱歷的成人,看一些文章會有想法、有感受,我們就藉由這些感受來練習口語表達,也就是翻轉一下固有的學習模式 ---- 我們已經有豐富的內涵(跟哪種語言無關),再琢磨備妥適合的工具(恰當的英文語句)來把內涵表達出來和大家交流。自己先有"想要"表達的內容,再根據這內容大家一起討論用英文怎麼說,說法不會只有一種,慢慢累積舉一反三的能力。學母語的過程不也是如此嗎?從想講話講不正確,一直被修正,漸漸修正到和一般人的溝通沒問題。所以大家就不要太介意自己程度如何,放寬心,不正確的英文亂亂說也比沒說好,有錯才有機會學習。

          至於讀書會的閱讀內容,我會先以一兩篇有關教育的文章作為暖身,再看大家的情況選擇適合的讀物,做為比較長期閱讀的教材。畢竟有興趣的題裁才會吸引人閱讀,讀了也才有共鳴,所以在暖身期間我們可以找出適合的讀本,作為一起學習的教材。我對這個課程的期許就是營造一個共學團體,我不是萬事通,無法解答所有疑難雜症,但我們可以有些議題探討、交流,每個人都能在這共學時間裡有些收穫,帶點東西回去。

2019年7月1日 星期一

英文素養怎麼培養?有品質的親子共讀是不二法門!


          首先,我們要知道無論學習中文或英文,閱讀都是奠定語言能力最重要的一個活動。藉由各種不同體裁的書籍,我們可以活化想像力、訓練記憶力、開拓字彙庫,如果我們可以和孩子共讀,更可以藉由閱讀內容做些討論、發展溝通能力、帶領孩子做有層次的思考,經由這些互動培養孩子對於輸入訊息接收的專注力和分析能力,進而學習表達技巧,而良好的表達技巧也是我們對於語言學習期望達到的終極目標。拜網路之賜,現在的世代訊息流通快、知識取得容易,學習任何學科或搜集資料都比我們學生時代容易多了,有任何問題,問google 就可以在彈指之間取得無數筆相關資料,問題是...這些資料都是可信的?都是適用的嗎?我們以前做報告要上圖書館找資料,而那年代能付梓成書的資料都有經過相較嚴謹的考核,然而,這年代任何人都能出書,任何人都能在網路上散播訊息,於是培養孩子思考、明辨、篩選、分析等能力是當務之急,這也是108課綱與以前課綱最大的不同~素養。以前的學習著重知識的學習,現在除了知識習得之外,學習者本身對這些所學知識的關聯性與運用和發展能力都是培養重點。因此以英語學習來說,不再只是背生字、背文法、考高分,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活用所學成為有利工具,有助於自己更好的發展、收穫、解決問題...乃至於開啟終身學習的動機與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就是我們希望孩子們具備的素養。舉例來說:假設我想做一道西班牙烘蛋,上網用中文搜尋食譜,會出現五花八門的西班牙烘蛋食譜,到底哪一個才道地?不如用英文搜尋看看,各式英文版的西班牙烘蛋食譜差異性會小一點,如果會用西班牙文搜尋,那就可以找到最傳統道地的版本。但是也別誤會要學那麼多語言才可以解決問題,別忘了我們有google翻譯大神,如果英語閱讀能力夠好,可以請google將任何拉丁語系或日耳曼語系翻譯成英文來閱讀,會比翻譯成中文的準確度高很多,於是我們就可以得到比較多貼近真實的資料,做出道地的西班牙烘蛋。這就是具備英語素養的表現方式之一。

在此分享國家教育研究院列出關於英語素養的內容:
一、以學生為中心,重視適性學習的原則與學習者的情意因素。
二、重視語言溝通互動的功能性,凸顯其獲取新知的工具性角色。
三、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與終身學習英語文的能力與習慣。
四、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處理與運用訊息的能力。
五、透過語言學習探索不同國家的文化,進行跨反思,提升社會參與並培養國際觀。
六、培養學生邏輯思考能力,並激發其創造力。

          雖然大家對於108課綱的"素養"很無所適從,但這才是教育應有的本質與精髓,只是執行上的確有困難之處,因為素養並非只靠學校或補習班就做得到,家長對於教育的態度與觀念是關鍵,長期以來,大家對於追求好成績和進名校都有迷思,以至於總是以錯誤方式帶領孩子學習:目標就是有效率地得到好成績,而不是教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習習慣,更別說是教導孩子身為社會一份子應該如何讓自己有能力貢獻回饋的熱忱。再者,台灣人腦筋機靈,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例如在別國運行好好的申請入學制度,到了台灣就能演變出一些奇怪的因應方式,例如花錢補才藝參加比賽、搶當志工等,把多元入學給玩壞了,再去批評制度、批評學校。容我如此直言,身為父母的你、妳,如果不知自我檢討,只是把教育責任推給老師、學校、補習班、政府...,是無法培養出有素養的孩子。也許砸重金也能做出素養假象,但是真素養的養成是在每天的生活裡。而素養有多重要?讓我們越過求學階段,想像一下孩子進入職場的場景,那時AI早就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分析資料處理一般事務的能力很快很優,我們的孩子拿什麼能力跟AI比,就是素養。

          一直以來,我很注重的閱讀教學與此不謀而合,最近有些媽媽看了我的文章與我聯絡,希望能讓孩子來上課,可是我課開的很少,只能服務有緣人,所以我常在文章中鼓勵親子共讀、共學,希望家長對於自己孩子的學習多投注一些心力,不一定要送孩子去補習,每天花一點時間一起看個故事或短文,並且有一些討論,多做引導思考;如果是初學者,則先著重單字發音與字母的關聯性,句型的分析與理解,奠定舉一反三的能力。也許您會懷疑自己不是專家,哪有這個能力,那就展現出好學的精神,網路資源很多,拿出您的素養力,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您學習的企圖心與行動力,就是孩子的最佳典範。雖然執行上很困難,但孩子是自己的,教育沒有捷徑,培養孩子是困難的大工程,更需要我們用心經營,不能完全假手他人。

          對於家有學齡前幼兒者,可參考這篇:親子共讀 是否全英文進行或是拿著繪本共讀不重要,以孩子有興趣的方式進行即可。至於家有學齡後兒童進程是:從自然發音的靈活運用開始,小學一年級都會教a唸[æ]、b唸[b]、c唸[k]...,家長可以協助孩子練習各種字母組合的讀音(不需是有意思的字),還要練習聽到各種字音可以拆解出其組合字母,如此雙向練習夠多(這方面的練習無論是學校或補習班都不足夠)才算熟練自然發音規則,有這樣的基礎能力,才有辦法獨立閱讀,也才能輕鬆拼音寫出會唸的單字而不需死背,接下來的階段就是挑選孩子看得懂的讀物,所謂看得懂就是以孩子現階段的認讀能力挑選可以自行唸出50%的小故事,"唸出"就是唸出字音而不一定懂意思,此時家長可以偕同孩子或引導孩子,一起看圖找線索或根據上下文推斷那些重點字的意思,當同個級數的故事唸多了之後,孩子會記得重複出現的常用字,越唸越輕鬆,這時就可挑選更有故事性的讀物,以小孩獨自閱讀能唸出60~70%的短篇故事,如同上述方法和孩子一起解決不懂的部分,並且增加思考與表達的引導,剛開始可以鼓勵孩子說出故事大綱(一開始是...中間...結果...),簡單的3~5句話說出故事重點,一段時日熟練這樣的模式後,可以引導孩子表達簡單的感想,引導語句例如:你喜歡或不喜歡這個故事嗎?喜歡 / 不喜歡什麼部分?為什麼?如果你是...你會...嗎?為什麼?視孩子的能力,慢慢增加引導思考的深度,這是訓練表達和寫作能力很重要的一環,因為當我們與一篇故事或一個事件有連結時,才容易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多帶領孩子思考就會有想法、有點子,而這些思考練習會是日後口說表達與寫作的靈感來源。程度再好一些時,方法一樣,只是挑選讀物的標準可提升至看得懂70~80%,這樣閱讀起來有點難(可學習新知)又不會太難(想放棄),當然和孩子的深度討論不可少,中英文並用也行,因為思考能力的訓練最重要,等英文程度漸漸提升,就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有些閱讀量大的孩子不一定會作文(表達),因為他也許讀懂很多卻很少進行思考反芻,以至於沒有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沒有靈感表達;我在做口試工作時,也常遇到考生明明英文程度不差,可是遇到看圖描述等比較無框架的考題時,說不上幾句就停了,不是英文問題而是沒有想法、沒有感覺,這就是素養能力不足。就如同我一開始提到的有良好的表達技巧是我們對於語言學習期望達到的終極目標,也是素養的展現之一。這樣的能力不是背生字背句型就夠,也不是一星期上幾節英文課就辦得到,而是可以在日常中多和孩子有些深度與意義的對話交流,訓練思考、分析、推理等邏輯能力與感受力,這樣無論習得何種語言,都能使用"語言"工具展現出"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