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中式英文,可以這樣用喔!

          許多人對英文心生畏懼,也許在求學過程有強烈挫敗感,也許遇人(老師)不淑,以至於一直有在學天書的感覺....各式各樣的原因,我相信您只是沒用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去學習而已,只要您的母語理解與表達能力正常,拿對鑰匙,一定能打開英語大門。
英文,不過是眾多語言之一,它不是什麼特別難的語言,為了拉近大家對它的距離感,我想介紹幾個英文常用片語中的 "中式英文",沒錯,中式英文,歪果人也是這樣說的喔!所以別怕學英文,它也借用了好多中文喔!
          很多年前我在一家全美語幼兒園工作,我的加拿大夥伴和我服務完小孩們的餐點後,我們也飢腸轆轆了,他對我說 "Let's chow down!" 當時我們都拿著飯碗,所以猜也猜得出他意思是 "我們開動吧!"之類的,但就這個chow聽起來怪怪的,一點都不像英語,好學的我當然開問了,可是他也不知道這是哪來的用語,就是他們很習慣的俚語,表達 "Let's eat!"。 後來總算被我查到了,這個字大約出現在19世紀中後期,來自美國加州(不意外吧!華人聚集區),原來是借用中文 "炒" 這個字來代表 "吃(to eat)" 或 "食物(food)",因為"美食"是中華文化無法讓人忽略的重要元素,而 "炒" 這技術,更是讓中式料理獨具特色,於是這個chow(炒)自然就與 "食物" 和 "吃" 有了連結。我們就來學學chow的用法~
[名詞:食物 = food]
I'm starving. I need some chow right now!
我餓壞了,我現在立刻需要些食物!
[動詞:吃 = to eat,也可表達有點吃得很猛的感覺]
I found a box of chocolate and chowed it down in about two minutes! 
我發現一盒巧克力而且大約兩分鐘就把它嗑光了!
          接下來要介紹出場的,大家一定更熟悉了,颱風:typhoon,雖然美國也有類似我們颱風的天氣類型,但他們叫 hurricane 颶風,這兩個名稱指同種氣候型態,但以發生區域不同而有不同名稱,發生在太平洋西北部的採用中文名稱颱風(typhoon,oo發注音ㄨ的音,整個字唸"胎ㄈㄨㄣˋ "),在太平洋東北部的就用英文名稱hurricane(颶風)。再來,起源於中國的茶:tea(發音"替"拉長音),這個字的來源地是福建廈門,因為廈門是重要的進出口貿易港,所以這個字的音比較接近我們的台語,尤其西班牙文的茶té,發音更是完全台語的茶發四聲。
          麵包夾熱狗,淋上一條紅、一條黃的番茄醬和芥末醬,堪稱是美式食物的代表,然而這蕃茄醬的美式英語ketchup/ˈkɛtʃʌp/,卻是17世紀末從廣東話來的 --  茄汁 (kèhjāp) 或 蕃茄汁 (fānkèhjāp)。因為美國是個民族大熔爐,所以採用這個外來語以區分另一種用在義大利麵或比薩的蕃茄醬(tomato sauce),然而英式英文還是使用 tomato sauce 來指稱這兩種蕃茄醬。英式英語使用區域除了英國外,還有紐西蘭、澳洲、南非、印度、東南亞等國。
          那麼,您知道 "紙老虎"、"丟臉"、"洗腦"、"好久不見",英文怎麼說?勇敢的用我們的中文直譯成英文就對了 ~ "paper tiger"、 "to lose face"、 "to brainwash"、"long time no see"
         "紙老虎"首次以英文 "paper tiger"被書寫在文件中是出現在1836年,約翰·弗朗西斯·戴維斯爵士(Sir John Francis Davis)的著作;然而,卻拜毛澤東之賜使其在西方世界有名 ,因為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他經常用這個詞批評美國政府。
          "to lose face"是從中文"丟臉"直譯成英文而被使用,它的相反詞 "to save face",並不是從中文直譯。本來英文"face"的意思不如中文"面子"這麼具有"信譽、榮譽"的意思,因著文化交流,而擴充文字的意函。"to lose face"最早被使用在公開文件是1876年,派駐中國的英國領事Sir Robert Hart在他發表的一系列關於中國問題的論文中。這個片語的使用方法一定要 lose face 兩個字一起出現,兩字中間不用所有格(my, your, his...),造句:You do make me lose face!(你真是讓我丟臉死了!) 所以,"丟某人的臉" 要說 "make someone lose face"
          "to brainwash"是1950年代朝鮮戰爭時期中美互動下的產物,是常用片語,而且中英文表達的意思一樣,這顯示了在你意想不到的狀況下,例如衝突戰爭中,語言還是可以被借用表達相同意思的。例句:She spent so much money on that fake diamond ring because she was  brainwashed by TV commercials. (她因為被電視廣告洗腦了,花大錢買了那個假鑽戒)
          "Long time no see."大約出現在1900年一本書名很長的小說,故事說到一位印地安人遇見此書作者(以前曾經遇過)時說的話;另一說是借用中文來的,因為它的意思和中文 "好久不見" 一樣,"好久"= long time,"不見"= no see完全不符合英語文法,因此被認為是很有可能受中文影響的洋涇浜英語,雖然歷史學家與語言學家對這句話的起源還有爭議,但卻已形成廣為大眾所使用與理解的用語,是美式英語中很普遍的俚語。
          看完了這八個中式英語用法,是否讓您覺得中、英文是有些關聯的?我希望能因此稍稍減緩您對英語的恐懼,增加一點點趣味性。其實,語言最主要就是學來溝通用的,所以不要害怕使用錯誤的文法,說錯總比沒開口說好,當初如果沒有人說"Long time no see.",這麼簡潔的用語就沒機會取代冗長但正確文法用語"I 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自我安慰的想法是:也許將錯就錯,有一天就成為新式英語;另一個接受自己犯錯的想法:說錯了就有機會修正,修正了就學到正確用法了! 
          





2016年9月17日 星期六

親子互動英語韻文與歌謠(4)

在語言教學技巧中,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很常被使用,按照字面翻譯是"完全肢體反應",其主要意涵就是"聽指令以肢體做出回應",最常見的就是當老師說"Stand up. / Sit down." 學生就起立/坐下。這個教學法有許多好處:孩子會運用到聽覺、視覺、動覺,所以能受惠於任一知覺較強的學習者;再者,此教學法的運用步驟是:先以老師說指令,示範動作,學生有點概念後,老師下指令,學生做動作,更熟練了,學生可以輪流下指令讓大家做動作;因此,有些較害羞的孩子不須一開始就開口,減少了心理壓力與不安,等聽熟了,也用肢體動作記得意思了,對陌生語言的壓力減少,自然就能說出口,這也相當符合幼兒學習母語時的順序:大量聽覺與視覺、動覺的配合(大人的聲音和動作)以建立認知,有了充足的認知與理解,就有能力與信心表達。
我們就接續之前介紹孩子們認識的身體部位,加上一些動作,以TPR來介紹一首唸謠與一首歌曲....

<韻文唸謠>
Clap your hands  (拍拍手)
Nod your head     (點點頭)
Turn around and stamp(stomp) your feet (轉圈且踏踏腳)
[註:跺腳可說 stamp your feet 或 stomp your feet]

<歌曲> If You're Happy 如果你很高興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clap your hands. (拍拍手)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clap your hands.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And you really want to show it.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clap your hands.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stomp your feet. (跺跺腳)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stomp your feet.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And you really want to show it.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stomp your feet.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shout "Hooray!". (大叫"Hooray")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shout "Hooray!".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And you really want to show it.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shout "Hooray!".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do all three. (做上述三個動作)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do all three".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And you really want to show it.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do all three".
參考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r7mcxhnw

[補充說明]這首歌非常好做變化,我通常會隨興代換不同歌詞,或加長幾個段落,例如: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nod your head. (點頭)........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turn around. (轉圈)........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say "Hello". (說Hello)........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jump up high. (跳高高).......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wiggle your hips. (扭屁股).......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stretch your arms. (伸長手臂).......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pat your head. (拍拍頭).......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touch your nose. (摸鼻子).......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point your toes. (像芭蕾踮腳尖的動作).......
更多參考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1hqRT9U0w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N_cgoVvsBI

簡易變化版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4WNrvVjiTw
If you're happy happy happy clap your hands. 
If you're happy happy happy clap your hands.
If you're happy happy happy clap your hands, clap your hands.
If you're happy happy happy clap your hands.

If you're angry angry angry stomp your feet. 
If you're angry angry angry stomp your feet.
If you're angry angry angry stomp your feet, stomp your feet.
If you're angry angry angry stomp your feet. 

If you're scared scared scared say, "Oh no!" 
If you're scared scared scared say, "Oh no!"
If you're scared scared scared say, "Oh no!" Say, "Oh no!"
If you're scared scared scared say, "Oh no!"

If you're sleepy sleepy sleepy take a nap. 
If you're sleepy sleepy sleepy take a nap.
If you're sleepy sleepy sleepy take a nap, take a nap.
If you're sleepy sleepy sleepy take a nap.

If you're happy happy happy clap your hands. 
If you're happy happy happy clap your hands.
If you're happy happy happy clap your hands, clap your hands.
If you're happy happy happy clap your hands. 

2016年9月11日 星期日

面對學習困難孩童之心態

        我不是特教專家,只是在工作中正好有機會接觸一些特別的孩子,引起我進一步了解的動機,自己摸索搜尋了 一些相關教學訊息。後來在唸教育研究所時修了一門 “特殊教育”,當時閱讀各式各樣的障礙症狀與特徵,和同學們熱烈討論我們所遇到的學生狀況(我們都是已經有教學經驗再去研究所進修的老師),我們有個想法,就是不需太去研究我們班上哪個孩子是亞斯或自閉兒、ADD或ADHD,而是應該把每個孩子當特殊生看待,這麼一轉念,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怎麼說呢?因為當我們要開口跟家長說 "您的孩子...有點特別...可能需要做個評估..." 之前,其實內心是很掙扎的,因為我們遇到大部分的家長是很難接受這訊息的 --- 他們可能嚇到 "我孩子怎麼會有問題?" ,他們可能害怕 "我孩子會不會被貼標籤、被歧視?" ,他們可能沒意識或了解這現象對未來的影響 "這樣還好吧?長大就會好多了吧?" ....等等,家長無法以平常心坦然接受並面對,是能理解的,因為大家都很怕被當成 "異類" 來對待。然而,對我們有過相關學習與研究的老師來說,正常與不正常之間其實很難有一道清楚的界線劃分;以光譜概念來看待所謂的正不正常,就比較容易理解....




        要辨識光譜兩端的色調很容易,三歲的莫札特展現音樂才華就如同唐氏症小孩一樣容易被辨識出來(註一),像這樣的狀況是少數,我們稱為低發性障礙兒(low-incidence disabilities)(註二),很明顯可以看得出他們需要特殊協助。絕大多數一般大眾,包括高發性障礙兒(high-incidence disabilities)(註三),都有比較多的混色,有的人紅色多一點,有的人藍色多一點,於是,面對症狀較輕、非典型的特殊兒時,更難對家長開口;再者,即使同屬自閉症的兩個不同個體,也會展現出不同的學習困難。即便對於無學習障礙的孩子做分析,也會發現學習能力各有不同,因此,我們覺得 "把每個孩子視為個別獨立的特殊兒" 是很合情合理也貼近公平受教權的理想。
        所以,我倒是覺得以迦納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 Howard Gardner),來檢視每個孩子的天生學習能力,是很重要的,如此一來,我們才能明白如何幫助孩子使用他的強項能力去補其弱項,如此我們也才不會過度苛責小孩的不良表現,而是去看到造成此結果的真實原因,一起和小孩克服障礙和困難。我舉個閱讀障礙(Dyslexia)的例子來說 ~ 蕭敬騰不識字 原來患先天閱讀障礙(請點選此連結).....如果他的父母或老師看到他的學業成績不好時,有發現他其實識字困難,並不是不夠努力,他也不會那麼辛苦地長大,更糟的是還自以為很笨.....一個國際閱讀障礙協會(DDAI)的文章提到"閱讀障礙"是個禮物(天賦),文中列出閱讀障礙者具有八種天賦長才,雖然並非所有閱讀障礙者都發展出這八項能力,但或多或少具備這些上天給的禮物,如果沒有被父母或老師的錯誤對待而摧毀的話,他們會展現出兩種特色:優於正常的智商和異於常人的創意。所以盡早發現孩子的問題,以適當的方式協助其克服困難,或培養其強項能力以代償其障礙,都會讓孩子在學習的路上走得更有自信。
        當我們在看待自己的孩子時,盡可能屏除一些主觀思維,例如: "他就是像(某家族成員)...." ,也許不全然是喔!因為他是個獨特的個體; "他就是努力不夠、不專心..." ,那麼再觀察一下,不努力和不專心的原因是什麼?總之,如果我們都那麼細心的研究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學習困難或學習障礙的症狀一定會獲得大幅的改善。

(註一) 天才也是屬於特教範疇
(註二) Low-incidence disabilities / High-incidence disabilities 美國對於學習障礙的分類,我不知道中文的專有名詞是什麼,所以自己翻譯為低發性障礙/高發性障礙。Low-incidence disabilities(低發性障礙)佔學齡兒童人口數少於1%,例如自閉症、視障、聽障...等等,症狀顯著。
(註三) High-incidence disabilities(高發性障礙) --- 美國的研究資料顯示,在學齡兒童中發生率約1/10,這數字比20年前增加151%,部分原因是早產兒的存活率大幅提升,而早產兒比一般足月兒有2-3倍可能出現高發性障礙症狀,這些障礙包括閱讀障礙(Dyslexia) 、注意力缺損(ADD)、注意力缺損且過動(ADHD)...等等。這些障礙比較難評估,尤其是在教室情境外的場合,然而太晚發現,錯過適度矯正治療,就很難避免或減輕這些障礙對孩子的衝擊和影響

2016年9月3日 星期六

親子互動英語韻文與歌謠(3)

通常我們在孩子baby時期,會介紹他們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所以,以此概念將英語帶入生活中時,也是從認識身體開始。
延續前兩篇文章,我們繼續玩身體遊戲,這首兒歌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頭兒、肩膀、膝、腳趾”,適合從baby玩到小學生,不同年齡有不同玩法,小寶寶時,您可以邊唱邊按摩寶寶的頭(head)、肩膀(shoulders)、膝蓋(Knees)、腳指頭(toes)。孩子到了幼兒園階段,您可以帶領孩子一起唱,一邊碰自己唱到的部位,可連續唱幾次,一次比一次快。孩子熟悉這些名稱時,可以約定,第一次,親子一起唱;第二次,孩子唱 head,其他歌詞爸媽唱,"eyes and ears and mouth and nose"一起唱;第三次,孩子唱 head, shoulders,其他歌詞爸媽唱,"eyes and ears and mouth and nose"一起唱......以此類推唱下去,很好玩的喔!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Eyes and ears and mouth and nose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參考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WX8HmogNy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