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不過是眾多語言之一,它不是什麼特別難的語言,為了拉近大家對它的距離感,我想介紹幾個英文常用片語中的 "中式英文",沒錯,中式英文,歪果人也是這樣說的喔!所以別怕學英文,它也借用了好多中文喔!
很多年前我在一家全美語幼兒園工作,我的加拿大夥伴和我服務完小孩們的餐點後,我們也飢腸轆轆了,他對我說 "Let's chow down!" 當時我們都拿著飯碗,所以猜也猜得出他意思是 "我們開動吧!"之類的,但就這個chow聽起來怪怪的,一點都不像英語,好學的我當然開問了,可是他也不知道這是哪來的用語,就是他們很習慣的俚語,表達 "Let's eat!"。 後來總算被我查到了,這個字大約出現在19世紀中後期,來自美國加州(不意外吧!華人聚集區),原來是借用中文 "炒" 這個字來代表 "吃(to eat)" 或 "食物(food)",因為"美食"是中華文化無法讓人忽略的重要元素,而 "炒" 這技術,更是讓中式料理獨具特色,於是這個chow(炒)自然就與 "食物" 和 "吃" 有了連結。我們就來學學chow的用法~
[名詞:食物 = food]
I'm starving. I need some chow right now!
我餓壞了,我現在立刻需要些食物!
[動詞:吃 = to eat,也可表達有點吃得很猛的感覺]
I found a box of chocolate and chowed it down in about two minutes!
我發現一盒巧克力而且大約兩分鐘就把它嗑光了!
接下來要介紹出場的,大家一定更熟悉了,颱風:typhoon,雖然美國也有類似我們颱風的天氣類型,但他們叫 hurricane 颶風,這兩個名稱指同種氣候型態,但以發生區域不同而有不同名稱,發生在太平洋西北部的採用中文名稱颱風(typhoon,oo發注音ㄨ的音,整個字唸"胎ㄈㄨㄣˋ "),在太平洋東北部的就用英文名稱hurricane(颶風)。再來,起源於中國的茶:tea(發音"替"拉長音),這個字的來源地是福建廈門,因為廈門是重要的進出口貿易港,所以這個字的音比較接近我們的台語,尤其西班牙文的茶té,發音更是完全台語的茶發四聲。麵包夾熱狗,淋上一條紅、一條黃的番茄醬和芥末醬,堪稱是美式食物的代表,然而這蕃茄醬的美式英語ketchup/ˈkɛtʃʌp/,卻是17世紀末從廣東話來的 -- 茄汁 (kèhjāp) 或 蕃茄汁 (fānkèhjāp)。因為美國是個民族大熔爐,所以採用這個外來語以區分另一種用在義大利麵或比薩的蕃茄醬(tomato sauce),然而英式英文還是使用 tomato sauce 來指稱這兩種蕃茄醬。英式英語使用區域除了英國外,還有紐西蘭、澳洲、南非、印度、東南亞等國。
那麼,您知道 "紙老虎"、"丟臉"、"洗腦"、"好久不見",英文怎麼說?勇敢的用我們的中文直譯成英文就對了 ~ "paper tiger"、 "to lose face"、 "to brainwash"、"long time no see"
"紙老虎"首次以英文 "paper tiger"被書寫在文件中是出現在1836年,約翰·弗朗西斯·戴維斯爵士(Sir John Francis Davis)的著作;然而,卻拜毛澤東之賜使其在西方世界有名 ,因為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他經常用這個詞批評美國政府。
"to lose face"是從中文"丟臉"直譯成英文而被使用,它的相反詞 "to save face",並不是從中文直譯。本來英文"face"的意思不如中文"面子"這麼具有"信譽、榮譽"的意思,因著文化交流,而擴充文字的意函。"to lose face"最早被使用在公開文件是1876年,派駐中國的英國領事Sir Robert Hart在他發表的一系列關於中國問題的論文中。這個片語的使用方法一定要 lose face 兩個字一起出現,兩字中間不用所有格(my, your, his...),造句:You do make me lose face!(你真是讓我丟臉死了!) 所以,"丟某人的臉" 要說 "make someone lose face"
"to brainwash"是1950年代朝鮮戰爭時期中美互動下的產物,是常用片語,而且中英文表達的意思一樣,這顯示了在你意想不到的狀況下,例如衝突戰爭中,語言還是可以被借用表達相同意思的。例句:She spent so much money on that fake diamond ring because she was brainwashed by TV commercials. (她因為被電視廣告洗腦了,花大錢買了那個假鑽戒)
"Long time no see."大約出現在1900年一本書名很長的小說,故事說到一位印地安人遇見此書作者(以前曾經遇過)時說的話;另一說是借用中文來的,因為它的意思和中文 "好久不見" 一樣,"好久"= long time,"不見"= no see,完全不符合英語文法,因此被認為是很有可能受中文影響的洋涇浜英語,雖然歷史學家與語言學家對這句話的起源還有爭議,但卻已形成廣為大眾所使用與理解的用語,是美式英語中很普遍的俚語。
看完了這八個中式英語用法,是否讓您覺得中、英文是有些關聯的?我希望能因此稍稍減緩您對英語的恐懼,增加一點點趣味性。其實,語言最主要就是學來溝通用的,所以不要害怕使用錯誤的文法,說錯總比沒開口說好,當初如果沒有人說"Long time no see.",這麼簡潔的用語就沒機會取代冗長但正確文法用語"I 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自我安慰的想法是:也許將錯就錯,有一天就成為新式英語;另一個接受自己犯錯的想法:說錯了就有機會修正,修正了就學到正確用法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