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鷹架理論(Scaffolding Theory)之應用於協助孩子學習

          在唸教育研究所時,對於孩童認知發展接觸了一些不同的學術理論,對應自己的實地演練,個人對於"鷹架理論"運用在教育,無論是對學生或柔柔,都相當實用且有效果。
          "鷹架"在建築工地中,是不可或缺但不會永久存在的一個設備。而"鷹架理論"在教育領域中,是指稱師生互動歷程中,老師宜扮演支持者的角色,猶如蓋房子時鷹架的作用一樣。此理論源起於蘇聯心理學家維高斯基(Lev S. Vygotsky, 1896~1934)對認知發展提出異於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在維高斯基的認知發展論中,最受重視的是"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


          圖中,綠色圓圈代表孩童在沒有協助的情況下,獨自表現所能達到的能力水準,紅色區域代表孩童沒有協助下,無法獨自達到的表現,而夾在這兩區塊的中間的黃色區域就是"近側發展區ZPD",這區域意指在成人(教師)或同儕互動等社會支持下所能達到的能力水準。也就是說,初期兒童需要在成人和同儕的支持下學習,當兒童能力漸增時,社會支持就需漸減,而將學習的責任逐漸轉移到兒童身上,如同房子蓋好後,就漸漸拆除鷹架一樣的道理。
          以這樣的概念來思考,綠色圓圈代表孩子實際發展的狀態,紅色區域黃色區域是潛在可能發展狀態。那麼,各式各樣的考試分數只是呈現出孩子的已發展水準,並不代表他們的真實智能,也並不能認定孩子的潛能多少,教育的重點應該是著重在建構有效的"鷹架",以協助孩子發展出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這樣的能力成熟時,孩子才有可能獨自往更深更遠的領域去探索。
          那麼,"教育"是誰的責任?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怪老師、怪學校、怪制度、怪政府....是的,他們都錯了!但是,孩子是誰的?如果身為家長的我們就帶著扭曲的思維在"協助"孩子,那麼孩子還能期望給予正確與良好的教育呢?
          維高斯基曾提出一個問題:"假如兩個孩子在同一個考試上表現出一樣的成績,他們的發展水平是一樣嗎?" 他自己給的結論是"不一樣"。他認為,我們不能只著眼在"孩子會了什麼",而是要看孩子在一個社會互動結構中有能力做到什麼程度,因為孩子在能獨自完成某件任務之前,其實在群體共同合作下是可以達成該任務的。所以在一個理想的教育環境下,老師不能給每個學生一樣難度的教材,而要視各別能力的不同給予難易適中的教材與不同的協助。因此,學校的考試無法測出孩子的真實能力。
          以前我的身分是老師,聽到的就是家長和老師間的對話,有時真的很感慨,孩子是你的不是我的,怎麼我比你還在乎孩子的未來發展。現在身分多了一個~家長,於是有機會聽到教室外家長們的討論,多了一個 感慨:家長,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可以成為孩子的最佳"鷹架",孩子自發性的發展會很有限。
          在期中考前寫這篇,是有感許多家長非常把成績當一回事,而比孩子還投入於學習與複習中,忘了自己是個"鷹架",而非建築物本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